个时代,宋金的白银产量都不高,银子在一般交易中的使用率还不如黄金,就像韩宝驹早年下馆子,进门都先丢一锭金子,不仅仅是因为阔气,而是真没有,而且店家也不收。
官府把收上来的银子都当赔款送给金国了,这些白银又流落到贵族富商手中被打造成各种饰品。事实上,金国曾有一段时间发行了一种名为承安宝货的银币,用于市场流通,后来被废除了,因为不够用。
柯崇云登基之后,国库里也没有多少白银,就算有,也不可能用来作为百姓日常消费的主要货币。
总不能找武大郎买一块炊饼,就掏出一两银子,你让人家拿什么找零?是用一筐炊饼还是用金莲?
所以柯崇云才会规定南朝以铜来支付赔偿。
三千万斤铜,相当于南宋十年的产量了。
南宋的商业发达,对铜钱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,支付这么一笔巨款之后,对国内的商业影响将十分巨大。
显然,柯崇云是故意的,反正没有铜钱,南宋也有纸币会子。
纸币的出现,代表了宋朝商业的繁盛,其实金国也有纸币,但金国制度混乱,信用不足,纸币贬值得厉害,最后还不如宣纸贵。
柯崇云本来也打算发行纸币,但是一来民间对纸币的抵触情绪十分重,二来国家初立,四周豺狼环伺,这种依靠政府信用发行的货币很难被人接受。
就比如年初宋蒙两国联合攻华,国内很多人都已经做好了华国覆灭的心理准备了,这时候要是发行纸币,有人用才见鬼。
好在眼下,华国对宋的防守反击打得十分漂亮,北边也小胜几场,估计百姓对于国家得信任能有很大的提升,纸币的发行差不多也能提上日程了。
不是要立马发行纸币,而是做好前置的准备工作。
对于如何使用好纸质货币,柯崇云自认为这个时代,除了父母,没人比他更懂。
因为柯镇恶默写的政治书中,把货币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讲述得十分明白,包括发行、储备金、钱行、存款、贷款、利息,通货膨胀、通货紧缩等实践和理论知识,讲得十分明白。
所以就发行纸币这种事情,柯崇云早就有所规划。
以铜钱为本位货币,以纸币作为辅助货币,从大额开始,慢慢小额化,最终取代铜钱成为主货币。
现在就等南宋这笔战争赔款到位,就可以开始执行第一步,建设钱行,铸造铜钱了。
当然,现在条约刚刚拟定,后续该怎么执行,还要等一段时间。
眼下柯崇云还要考虑如何协助宋国“平定”他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