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的问题他还是清楚的,也明白黄药师的策略是要彻底从治理河中泥沙入手。
这倒是一条前所未有的方略,只是实施起来恐怕会有些难度,所以柯崇云先放到一边,又问什么是循环往复。
黄药师道:“黄河之所以改道,是因为中下游河床抬高,几乎成为地上悬河,清理下游河道,降低河床是必须要做一件事情,所以应该先使黄河改道,清淤之后,再导回去。再河水复清之前,泥沙淤积的情况是无法消除的,所以下游需要开三条入海河道,每隔十数年,便要轮流人工疏浚一次。”
黄药师接着又详述起了具体的执行方略。
这治河的三策每一策都可单独使用,但只有三策同使,才能标本兼治。
“不知需要多久?”
黄药师道:“先通淮河,少则五年,多则十年,再建湖修坝,又要三十年,之后每隔十数年,更易疏浚下游河道,便是常例。至于正本清源之法,不用工匠,却需要更改上游百姓生存结构,或许百年都不会见到成果。”
“好,朕相信岛主,便是耗尽一生,也要将这大河之患彻底根除。”柯崇云下定决心,随即又补充道:“只是治河事大,也需循序渐进,切不可步隋炀运河之后尘。”
黄药师闻言不由又高看了这个年轻的皇帝一眼,心中忍不住又是一阵惋惜,大好的一个儿郎,却是个皇帝,否则当是蓉儿的良配。
柯崇云可不知黄药师心中所想,琢磨了一阵之后,便召集了行政院、御史台和军机处的大臣开始商议具体的方略。
南北一统之后,这治理黄河之事,便成了华国第一等的大事。这里需要移民、需要工匠、需要钱粮,还需要军队维持秩序,否则万一被有心人来一出“莫道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”的戏码,那所有的努力可就白费了。
所以治理黄河的工程在一开始就进行的十分缓慢。
到了第三年,黄河下游流向淮河的支流才疏通了一半。
而这一年,西征的霍都,携大胜之师返回东方。